她能在黑夜,给我太阳──献给潘迪华
细探艺术家的一生与表演事业 以当代视野探索历史文化
CHAT六厂(六厂纺织文化艺术馆)诚意开展名为「她能在黑夜,给我太阳──献给潘迪华」的全新2023夏季展览,献给这位无论在乐坛、演艺界、艺术界均举足轻重,作品屡创先河的跨文化艺术家。是次展览由策展团队与潘迪华(潘姐姐)紧密沟通和共同策划,透过照片、服装、唱片、新闻剪报、文献及私人物品等等,一同探索象征潘姐姐人生及演艺生涯中的每一个重要阶段。同时亦展出新委托的当代艺术作品,以现代视野重塑潘姐姐这位一代明星的风范。展览期由2023年6月10日至10月23日止,于CHAT六厂举行。
回顾潘迪华星光熠熠的一生与星途
甫入南丰纱厂,参观者将率先透过纱厂坊悬浮于半空的巨大的光栅肖像装置开始,一睹潘姐姐多个不同阶段被摄进镜头的身影,观察她的蜕变,从亭亭玉立的少女到处变不惊的明星,由艳压舞台的表演者转型为原创音乐剧的制作人。走上二楼CHAT六厂展览空间,参观者更可欣赏自60 年代黄金时代开始,潘姐姐职业生涯巅峰时期所记录下的肖像照片,到划时代作品《白娘娘》──于1972 年由潘姐姐筹划,被视为香港第一部本土华语音乐剧,亦撮合顾嘉煇和黄霑两大名师的首次合作,为该剧目创作音乐与歌词部份。
透过与潘姐姐的交流,策展人特别展示了一系列她的活动历程,以描绘出当时她在娱乐和旅游文化中担当的角色。当中包括她前往曼谷、特拉维夫、金边、新加坡、哥伦坡、贝鲁特、鹿特丹、檀香山、台北和西柏林等地的演出以及出席香港旅游发展协会(香港旅游发展局前身)举办的多个国际演出活动,为香港作海外宣传。
魅力以外:当代艺术中的传承意义
是次展览超越回顾的意图,更透过当代艺术的介入和诠释,为潘姐姐生平的众多档案做资料梳理并重新注入活力。CHAT六厂与艺术家郑得恩一起构思并塑造展览体验,首次展现委约的大型影像装置,将潘姐姐比喻为她于1972年筹划的《白娘娘》中的角色──白蛇,而该音乐剧的原制作档案资料与剧中歌曲的新混音版本亦将并列展出。此外,潘姐姐未曾曝光的录像片段将贯穿展览,片段由其知己后辈陈颂骐经年摄录,透过这些特写,生动地展示这位光芒万丈的明星其事业与生活的多重面向。潘姐姐那高瞻远瞩的音乐创意和服装在她那个时代对观众来说是划时代的,如今CHAT六厂亦尝试以一个新颖又有点「叛逆」的塑造方式向观众呈现不一样的文化传承。
「她能在黑夜,给我太阳──献给潘迪华」这个与众不同的展览,不单只重温潘姐姐横跨三个世代的辉煌演艺之路,更展现出她这位多面向与跨界人物的特质──创意洋溢、坦诚尽致,偶有踌躇,却总是勇往直前的带领著我们。潘姐姐早在五十年代后期就将香港的音乐文化推展到国际舞台,她在早期的音乐和娱乐工业具有蜚声国际的影响力,是首位采用「中曲西词」的歌手。
CHAT六厂及南丰纱厂的创建理念与潘姐姐的艺术理想不谋而合,一如她在写给南丰集团的信中所说:「中国的工艺品种类繁多,纺织更是出类拔萃的艺术品种。南丰纱厂极有前瞻性,是走在时代尖端的机构,不期然令我忆及早在五六十年代,当我出国演唱时,自创中国色彩融合西方模式的旗袍,以及1972年首创音乐剧《白娘娘》所制作的服饰,都是香港历史的点滴。」作为一个著重文化保育和艺术创作的跨界机构,CHAT六厂积极与参观者对话,探讨过去和现在,特别寄予年轻一代,希望透过传承与保育来赞颂这位别具一格的文化拓荒者。
展览期间备有更多必看节目,包括龙舟互动表演「逆流白娘娘:龙舟共划体验」,以作品融入观众的生活。
联合策展人王慰慰和李勺言认为:「『她能在黑夜,给我太阳──献给潘迪华』让我们透过潘姐姐的音乐旅程和留存的作品向她寻求灵感和想像: 我们要如何以那种灵活、优雅、柔韧的姿态,驾驭现实的处境,自律自爱,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期待这场丰富多元的展览能为大家带来广泛的思考、内省和对话。」
潘迪华在展览筹划过程中,给予了CHAT六厂策展团队和艺术家巨大的支持和鼓励,亦时时不忘与新的世代对话:「30岁的年青人与我特别有缘份,他们与我总是相识在他们的黄金岁月。策展团队和CHAT六厂的观众们, 大部分都是年青人。希望你们不要存在偏见,认为老年人是古董、老土,与年青人在多方面都有代沟。古代的音乐、文学,戏剧、美术都是美好的教育和修为的文化,但难以学习。可从中取经,令大家有机缘创新的途径。」